关注猕猴桃“杯状”叶,及早做好预防措施
解决措施:补充营养
缺乏营养的原因有二:一是土壤缺乏营养,二是作物吸收功能缺陷。
对于第一种,可以补施相应的肥料,喷施有机肥、叶面肥解决。
对于第二种,是由于根系羸弱,吸收能力差,应该从增强根系入手解决。
不良气候因素影响
气候主要受冻害影响。冬季气候过低,或是春季的倒春寒都是会影响猕猴桃叶片的伸展。对于一些树势比较弱的植株或是品种(如红阳),在这种寒冷天气的影响下,更容易被“杯状叶”给附身。
预防措施:
预防主要从两方面,一是预防冻害,另一个是增强树势。
幼树可以进行埋土防寒,对于成年树,可以在树干包扎稻草、棉布等方法预防冻害。在主干和主枝处涂白防冻。
如果下雪,须及时清理积雪,以防树体积雪导致芽孢受冻。
在冬季气温较高的时间段,可以适时冬灌,可以减轻冻害影响。
若可以预见到冬季的寒流情况,在冬季修剪时可适当多留枝,可作为受冻害后的备选芽孢来年进行培育。
冬季清园不合规范使用药剂
目前大部分猕猴桃产区在冬季清园的时候都会使用石硫合剂喷洒全园来预防细菌感染。但是有些时候使用石硫合剂如果浓度过高或是时间不对,会伤到芽孢,使新叶畸形,造成“杯状叶”。
预防正确使用石硫合剂:
使用浓度要合适。使用时间不能在芽孢未休眠时进行。
同时温度不能过低,最好在5℃以上的天气下喷施。
石硫合剂不能和怕碱农药混合使用,也不能和乳油、铜制剂混合。
病毒病感染
猕猴桃病毒病这个概念普通农户接触的较少,目前患病率也不高。这里简单提醒一下。患有病毒病的猕猴桃叶片在展叶时期也会呈现“杯状叶”,判断是否为病毒病最直观的方法是:植株只开花不结果。
如果发现相关现象的病株,不要乱用药,可以请当地植保部门指导治疗,或是直接拔出病株并烧毁。
好了,这些就是猕猴桃“杯状叶”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也希望大家重视“杯状叶”,以保证秋天可以有个喜悦的丰收。